中国的诺和诺德疫情期间生产稳定,供货稳定;慢性病的疫情期间延长处方用量到12周。新品门冬获批;新药007一起美国试验入组,一期入组。目前三个主打在欧美的临床,甘精三期收尾,和山德士合作顺利山东新建厂正常推进
研发,海外业务拓展,国外客户也在积极进货,订单大增,上半年出口2600万,增长279%货运有点影响,不然表现更好
财务:利润表:2020上半年国内,甘精30%+;海外80+,原料药为主;其他生物,特许服务费收入,毛利率行业90%,推广费用占比下井2个点34%。管理费用-2个点,12%研发占比15%。净利润增加4000万,资产负债表增加27亿资产,24亿资产,没有有息负债,应收回收良好,存货持续增加,占6%。周转天数长是为了储备原材料,占30%。在产品65%,在产品是原料药可以马上加工销售。
上半年的增长是历史平均水平
带量采购主要是对于甘李这种优质企业是利好消息,国家对于生物仿制药制定规则谨慎,要有科学替换性,不会很快对于生物类似药马上替代,生物类似药还要一定时间
我们产量可以满足带量,价格也有信心承受;
没有带量的时候我们就是常规的进行推广,带量我们也做好了准备
我们在全世界10几个国家进行了注册,都是在印度俄罗斯这些患病大国;
合作对于在欧美的商业化也有推动作用
不方便披露。常规美国药监局要12个月。
上市申报,文件准备阶段
甘精门冬赖脯国际市场很大,甘精销售旺季全球在70美金,美国就50亿,
门冬赖脯很稳定20年的产品,市场规模在30亿美金左右
中国还是市场小,我们还要去欧美,山德士在销售上很有经验;从生物仿制药替代率美国市场很快,我们和山德士有销售预估,国外生物仿制药可自动替换原研药,我们有很大预期。
中国患者多,用药比例少,用胰岛素的更少,我们只有美国十分之一
我们不断推新产品,甘精在不断争取长效胰岛素份额
我们速效,门冬的市场很大,可以和长效媲美,我们也是首仿,我们对增长看好
glp-1在国外反应也好,不同的品种差别大,一周一次的能迅速换掉一天一次的,提高研发门槛,不然久很快被替代了,我们glp-1研发谨慎,希望开发出一个长盛不衰的好的产品
美国市场政治关系紧张,中美两个大国不可能搞得很分裂,对于商业还是要双方长远发展
我们在墨西哥也是取代了
美国当地化生产提上日程,山德士走在前面推广,保证我们商业推广顺利
申报是我们中国生产的成品,是我们原来的时间表
我们美国厂建成之后,中国生产原料,美国生产成品,不会影响上市时间
有转厂影响国际化出口,有些许可证08年就走国际化布局,在印度,俄罗斯等不断补充临床数据;
按照国际化的标准做了很多前期积累,现在可以在一些大国取得了产品注册
我们转厂影响了一些销售,现在转到新厂发力
我们甘精原料出口多,器械,一次性笔,增加很大
国际化上应该有很多表现,欧美也有很多收入
胰岛素85%市场在海外,希望和国内销售齐头并进
应收健康,周转率1.4,去年3.5,坏账我们最近都是转回
产能利用率20%
未来1-2年,我们产能还在扩展,按照销售预测还会增加一些
门冬在准备上市,在销售预备
速效产品,我们优势是首仿,市场只有诺和诺德的门冬速效,市场做的很大,我们采用甘精额策略,做学术推广,门冬和长秀霖是好的组合,一长三速最好组合
报产了,现在药监局的速度也快
赖脯上市多年,中间有转厂影响
赖脯在国内时候市场不大,原研药在中国也不太受欢迎
赖脯十几亿市场吗,门冬60亿市场
原研药的推广力度对我们也有影响
我们转厂之后赖脯增速也很快了
门冬就是给销售团队提出更高的目标,希望取得更好的成就
上半年是我们正常的增速
各个公司当时预期会有下滑,但是我们还是按照预计增长
和长处方关系不大
每年都有新的患者积累,胰岛素新患者重要,有积累今年会增长
老患者用量,学术推广的工作,
没有考核目标,市场的良性增长
疫情期间很多患者没法去医院影响不大,线上线下
保持这个规模,
管理层不干预,老团队有经验,带领新团队,有新人也有具体的策略
和进口类似,比诺和诺德略低
目前在发补阶段,药监局要求提供相应数据,具体不好预估
主要是糖尿病
长效预混速效等主要品种都覆盖了
新型抗糖类产品,德谷说是第四代也没依据,它和市场上长效胰岛素非常类似,没有实质性改善
药效上实质性改善是口服是我们是未来主要方向。
007,脑胶质瘤,在美国1期,小分子靶点
还要抗体和细胞疗法的药物,针对肿瘤
研发管线也布局中,是糖尿病的药我们都会看
全力参与新药品研发,日常的管理是管理层负责
国际双报的,我们国内也有计划
市场上慢病管理患者数据收集很热,医生专家都在做相关工作,内部有软件在做,线上app都在做;和妙手。微医都在合作,线上商业运作上还是比较混乱,我们也是谨慎,不是随便合作,我们也在摸索尝试中
甘李在医院医生上也是合作开发,内外结合是我们发展目标
我们发展就是在2-3级发展快,竞争优势上和外企相比更有优势
线下,3-4线零售业有优势,团队有经验
我们会超过外企在这方面
在一线城市是跨国企业的优势地方,企业实力提升,我们现在还大进步,国内药品质量近几年也很认可
现在没披露
美国市场进入门槛高,真正进市场之后,进入大零售目录,进cds这是我们和山德士合作的原因,寿险是有丰富产品线,进入大零售目录,然后有市场准入团队配额,山德士长中短效都有了,它是全球最大仿制药企业,抗体、肿瘤糖尿病,都有,国内市场的经验数据总结对于未来沟通还是很有作用
只要进了目录,就会互换和替代生物药
研发每年增长,维持较高的研发投入,未来费用总额控制在15%水平。研发具体项目会影响研发支出的情况。
我们拓展,肿瘤类专家开发007的新药是化药团队的实力表现,我们肿瘤、化药是未来发展方向,是我们研发管线的多元化。
向,是我们研发管线的多元化。